首页 电话

跨境医药电商这五年:试水、放量、分化、合规

增长与合规的平衡

用户的追捧之下,过去五年间,天猫国际医药品类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70%。

当然,假如不是因为疫情导致物流断路、堵塞的话,增速可能会更快,“有很多用户搜索了药品,发现因为疫情,到货要一个多月,就放弃了”。

Cindy也有同感。

今年上半年,深圳出现疫情时,海关清关的时长从常态化的一周左右,延长到了20多天甚至一个多月,一度对幸福医药旗舰店的销售和用户体验都产生了负面影响。

而从行业来看,据第三方研究机构欧睿数据的测算,2021年,跨境医药电商市场规模为55亿元,2022年有望超过百亿。

但这一规模,离天花板还相当遥远。

2021年,中国OTC零售市场规模破千亿,已成全球第三大OTC零售市场,但同时,中国人均OTC消费额每年只有12.8美元,远低于欧美日韩,还有着庞大的增长空间。

而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增量,将由进口药填补。

增长不难,但抵挡住增长的诱惑并不容易,大撒把的唯快唯大,在医药品类并不可取。

药品作为政府强监管品类,无论是政策严苛度,还是使用风险性,都要远远高于其他品类,因此一定要平衡好合规与增长,安全与风险,稳中求胜。

比如,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安全便捷的药品购买体验,天猫国际要求上架药品的商品详情页中,必须提供中文用药说明,并指定第三方机构进行翻译;

对于用药说明的指引,参考各国药监局的标准,采取最严标准;对于用药说明翻译的准确度,经由人机配合,交叉核验,一旦上线之后,再度修改也要经过审核;过度夸大疗效则不许上线,类似“三分钟起效”、“一分钟起效”都是拉响警报的敏感词。

而在8月下旬的“天猫国际超值进口日X进口紫药箱:疼痛管理”活动中,天猫国际联合淘宝拍照团队,开发了拍照识别能力,目前已有200多个商品上线查百科功能,只要手机淘宝对准商品实物或者图片拍摄识别,就会出现经过准确翻译的药品规格、使用说明、适用症状。

其中, “进口紫药箱”为天猫国际打造的IP形象,联合进口品牌打造全球化的健康管理方案。

对于平台为何如此严苛,洪浩解释说“我们的策略是,稳中求快,合规是底线,这是不能破的”。

这一点,品牌大多也表示理解。

比如,目前幸福医药的40多款产品中,要想直播带货,也必须经由平台审核,目前尝试直播的只有一款外用消炎止痛贴,“口服药是绝对不能做直播的”,站外的广告也没有开放,“这些都是出于谨慎考量”。

但幸福医药有足够的耐心,因为他们看到了足够宽广的机会。

在推广受限之下,今年618期间,幸福医药的同比销售额增长了三倍以上,而2021年,其全网GMV就超过了2000万元。

不愿错过红利的幸福医药,正打算为内地用户,开发更多的精细化场景、人群,以及功效的新药。

如今的幸福医药,已然成为了跨境医药电商的坚定鼓吹者。

8月31日,天猫国际联合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,举办了“首届跨境电商医药行业大会”。双方在此正式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,联手促进全球非处方药物在中国跨境电商市场发展。

Cindy亦被邀请作为品牌代表嘉宾之一,分享了幸福医药的跨境电商经验。

而幸福医药的故事,将从两三年前接到那通来电时的犹疑与观望讲起。(文中阿迪、方平、阳光为化名)

留下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