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电话

跨境医药电商这五年:试水、放量、分化、合规

平台入局,步步为营

跨境医药电商的跑通,离不开一个关键角色——互联网平台。

目前,这一领域的入局者,包括天猫国际、京东健康、美团医药、叮咚快药等。

各家具体模式有所不同。

天猫国际作为行业“一哥”,直营、平台模式双线并行,市场份额超过50%;京东健康以自营为主;美团医药入局相对较晚,2021年5月才开始启动招商;叮当快药设立了海外仓,搭建跨境S2B2C平台。

2018年布局相关业务的天猫国际,是入场最早的玩家,也亲历了跨境医药电商行业全程的沉沉浮浮。

天猫国际跨境医药负责人陈珂,把平台业务的进阶延伸,划分为了三个阶段,“我们也是跟着政策走的,政策放开一点,我们就往前走几步”。

第一阶段是2018年到2019年,是“消费用药”时代。

此时,在药品结构上,主要以安全性高、用药风险低的外用药为主,大多都是中国用户熟悉且热衷海淘的日本、香港品牌。

而在跨境路径上,则是直邮模式主导。2019年,天猫国际首创了香港OTC(非处方药)阳光通关模式,实现了客户订单、支付流水、物流信息的“三单对碰”,以此保障国外正品可以“毫发无损”送达用户。

第二阶段则是2020年到2021年,伴随着保税政策的落地,天猫国际阿里健康海外旗舰店抢下了天竺保税区的第一单。

直邮和保税仓模式开始双线并行,两种模式各有优劣,互为补充。

在政策层面,海外直邮的个人物品C2C模式,海关通过商品负面清单进行监管——相对而言,可进口的药品SKU数量较为丰富,但其短板在于,物流成本较高,物流时效难以保障。

相比之下,保税仓模式的短板在于,政策限制下,清单所含药品相对较少,目前大量跨境电商药品还是仅能直邮,其优点则是时效更快,物流成本起码低了一半以上。

一位医药行业人士向《财经故事荟》透露,“未来随着政策放开,肯定会有更多种类药品进入保税仓,用户的整体消费体验大幅提升,那个时候,跨境电商还会迎来一波大爆发”。

一个可以类比的数据是,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中,网购保税进口模式占比超过8成,直邮占比仅两成——显然,保税模式才是大头。

而从药品结构来看,这一阶段被陈珂定义为“严肃用药”阶段——除了外用药大幅扩容之外,疼痛管理类、感冒咳嗽类、肠胃补益类等口服药物也开始粉墨登场。

2020年初入驻的幸福医药就是其一。

与此同时,入驻品牌也大幅扩容,由近及远,日本香港药企之外,来自欧美的全球制药巨头,鱼贯而入。

比如,2020年进博会期间,美国制药大鳄强生旗下专业生发品牌Rogaine培健正式进场;2021年5月,德国制药巨头拜耳健康消费品旗下多款畅销OTC产品入驻天猫国际等;2021年2月,总部位于巴黎的赛诺菲旗下EVE品牌开设了EVE海外旗舰店,引入多款止痛药,多次成为天猫国际口服解热镇痛类目下的TOP1品牌。

如今,天猫国际医药品类的SKU已经超过了37000多个,可以类比的是,线下一个四五平米的大药房,SKU通常仅在三四千左右。目前平台已聚集了全球知名药企如强生集团、拜耳集团、赛诺菲集团,利洁时集团,宝洁集团等旗下众多的OTC药品品牌,合作品牌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数据已经显现了欧美药企的爆发力,Rogaine培健入驻中国一年,销售额增长370%,登顶天猫生发品牌TOP3,全球首款独创的米诺地尔生发泡沫,一年售出了37万瓶+。

法国鼻腔护理品牌舒德尔玛,2022年上半年销售同比增长200%,618期间拿下天猫国际进口洗鼻器\洗鼻器热销榜、热卖榜、加购榜,三榜TOP1等等。而日本乐敦2020年,就在天猫国际实现销售额三位数快速增长。

引进全球药品和器械,并非天猫国际医药布局的终点,医药服务业务也在延伸。

目前,天猫国际用户已经可以购买使用澳门HPV疫苗和医美服务,等疫情解封之后,更多医疗服务会在全球铺开。

留下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